發布時間:2023-04-06 19:31
達川區九龍湖
大樹鎮草新社區良田美景 (李彥 攝)
萬家鎮銀杏谷
達川區東部片區緊鄰達州東部經開區,是達川區推動川渝萬達開地區統籌發展的最前沿,也是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重要區域,發展潛力巨大。
建好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是踐行“兩山論”、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重大舉措,是推動川渝萬達開地區統籌發展的重大工程,更是川渝聯動、共謀發展的重大機遇。達川區緊扣“發展”主題,凸顯“示范”擔當。
“東融”,就是要推動路網融合、資源融合、產業融合,融入區域發展大局,實現從“邊緣”到“前沿”的區位躍升。
路網融合
走上發展“快車道”
路網融合,要重點配合推進達開快速、達萬直達快速、達梁直達快速等重大項目,全面打通與周邊區域的連接通道。
要致富,先修路。達川區東部片區的農村公路網發展較早、四通八達。全區按照“布局合理、干支銜接、標準適當、經濟適用”的建設原則,量質并舉建好“四好農村路”,全力抓好幸福美麗鄉村路建設。近年來完成片區農村公路提升改善100余公里,全力推動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。
省道202線達川段全長35公里,途經達川區平灘鎮、景市鎮,北接達州東部經開區福善鎮、亭子鎮,目前一標段進入掃尾工程,二、三標段已竣工。
省道305線達川段全長90余公里正完善收尾工程。項目起于達川區木頭社區,經雙廟鎮、趙家鎮、百節鎮、景市鎮,接達州東部經開區麻柳鎮,止于葫蘆開江界,建成后將輻射帶動沿線地區協同發展。
目前,達川區正加快推進國道210線達州過境段公路改建工程達川段的征拆工作,途經達川區趙家鎮、百節鎮,連接達州高新區石板街道、斌郎街道,建成后可將達川區百馬產業新區主動融入達州西城區、南城區、能源化工產業區。
達川區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,省道503線(麻梁路)已建成投入使用多年,力爭在“十五五”階段將該路段場鎮過境路納入改建計劃,貫通開江至梁平,實現縣域經濟的融合發展。省道506線是從金埡經平灘、大樹接梁平,目前項目規劃已經完成,正在論證路線方案,預計“十五五”期間啟動建設。
資源融合
共繪發展“新藍圖”
資源融合,就是要加快完善旅游配套設施,打造銀杏谷、九龍湖,聯動百里竹海,創建國家旅游度假區。
近年來,達川區緊扣市委、市政府關于“雙城圈”“示范區”建設總要求,力抓萬達開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,積極培育休閑農業新業態,著力打造鄉村旅游精品線路。一批鄉村振興先進鎮、農業主題公園、鄉村旅游景區景點脫穎而出,同時推進中華銀杏谷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,打造仙女山、九龍湖等景點,服務業產業整體提質增效,高品質打造現代服務業高地,園區周邊資源優勢凸顯。
加快“東融”,共同繪制一張發展旅游藍圖。全區充分發揮《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建設總體規劃》統攬引領作用,與達州東部經開區的文旅資源共同協調規劃,科學布局,促進交匯區域資源融合、產業融合,力爭實現聯盟區域同步協調發展。深度挖掘兩區旅游文化特色資源,分別打造一批鄉村旅游精品景區、線路等“多彩鄉村”旅游品牌,推進高等級旅行社、星級飯店、旅游民宿創建,與毗鄰區域各大旅游景點串連成線,形成旅游環線,發揮毗鄰區域旅游產業集聚效應,全面提升對外文旅交流合作水平。
此外,全區大力推進“旅游+”融合發展。依托明月山輻射區域的自然生態、特色文化、優勢產業等資源,大力推進旅游與農業、工業、教育、交通等行業的融合發展,大力開發休閑度假、溫泉養生、森林康養、觀光采摘、研學體驗等復合型特色旅游產品,助力全市文化旅游中心建設。
產業融合
打造糧油“新高地”
春種一粒粟,秋收萬顆子。連日來,隨著氣溫迅速回升,達川區“南大萬”10萬畝糧油現代農業園區內搶抓農時春育春播,田間地頭到處是人們勞動的身影,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。
產業融合,就是要借力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平臺,加強與重慶和成都區域的開放合作,承接產業轉移。2023年,達川區以“四子同興”工程為抓手,大力實施“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”戰略,對標國家、省級園區創建要求,高標準打造并推動“南大萬”10萬畝糧油現代農業園區創建星級園區,為打造新時代高水平“川渝糧倉”,樹立達川樣板貢獻達川力量。
該園區位于達川區東部,涉及萬家、大樹、南岳3個鎮10個村(社區)91個村(居)民小組,規劃建設10萬畝,其中核心區3.5萬畝;區域內地勢平坦、土壤肥沃、水源充足、氣候溫和,適宜糧油作物生長。同時,園區內緊抓高標準農田建設整區推進契機,整片推進建設“集中連片、旱澇保收、宜機作業、節水高效、穩產高產、生態友好”的高標準農田8.73萬畝。
此外,園區配套建設生豬養殖場16家、肉牛養殖場4家,并實現了種養循環全覆蓋;有市級龍頭企業1家(達州市新綠糧油有限公司),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1家(眉山市好味稻水稻專業合作社),省級家庭農場2家(達州市問心家庭農場、達州市鉅廣家庭農場)和有機稻谷轉換認證等。該園區建成后,將為“中國碗裝中國糧”譜寫好達川篇章,形成川東北地區糧食產業發展新高地。
□文/達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桂丹倪 通訊員 李抗 圖/達川區委宣傳部提供
來源:達州日報網